主頁 > 學校藝術教育計劃 >
>
《說唱張愛玲》暨演後討論

 活動日程

×

活動日程

《說唱張愛玲》暨演後討論(已完結)

進念‧二十面體

節目由進念.二十面體提供,以支持「2020/21年度高中生藝術新體驗計劃」(只供學校集體訂票)

藝團簡介

進念.二十面體,1982年成立,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前衛實驗劇團,為香港九個主要專業演藝團體之一。一直以其對媒體科技發展的敏銳觸覺,詮釋多媒體創作與劇場演出的互動關係,實驗與探索「舞台空間」不同形式和內容的可能性。

由早期非敘事、形體,與舞台空間的互動實驗,到後來光、影、聲、空間的多媒體設計,由跨媒體舞台表演空間,到跨界別政治民生空間,到跨地域國際文化交流空間,由流行普及到社會禁忌,由傳統到當代···進念的實驗性和顛覆性,不斷啟發著華人社會的舞台美學發展。

演出內容

《說唱張愛玲》文本選取於張愛玲的作品及文章,以說、唱文章片段,在胡恩威領航下的「進念舞台創新實驗室」當中融合舞台科技與創意,由來自台灣、香港、北京的音樂人和演員作各種聲、演、技實驗創作,把張愛玲的文字立體化,結合科技,以現代說唱形式演繹,是進念舞台創新實驗室繼《追憶逝水年華》及《瞽師杜煥》後,創新形式重現張愛玲經典。

文字/照片/插圖選材自張愛玲作品
© 宋以朗 • 宋元琳 經台灣皇冠文化集團授權

主要創作及演出人員

導演、編劇、音樂監製:胡恩威
音樂創作:張耀仁、楊默函
演出:葉麗嘉、楊永德
聲音演出(錄音):林嘉欣
音樂/結他/演唱(錄音):陳綺貞

 

進念實驗「張愛玲100」

進念創團三十多年以來詮釋過不少張愛玲的作品。張愛玲看待中國人、中國文化、女性身份等,都有獨特的見解,這些題材和文字為進念的實驗劇場提供了詮釋的材料。進念正式成立後在香港的第一個演出就是《心經》(1982),之後相繼有 《兩女性》(1983)、《華麗緣》(1986) 以及《斷章記》(1995)。千禧年後,進念邀請兩岸三地的演藝人才合作改編過《半生緣》(2003及2012兩個版本) 和《紅玫瑰與白玫瑰》(2014),形式上加入了多媒體和各類型的樂曲,創造了獨樹一格的「音樂話劇」。導演胡恩威於2012年再次創作《半生緣》的時候說:「這次的改編是音樂與話劇的結合。我把評彈中的彈詞和老歌加進去,結合話劇和多媒體。以音樂帶動情感,以文字對話、獨白表現角色的心情。」

2020年是張愛玲誕辰百週年,進念・二十面體特此製作張愛玲100《說唱張愛玲》。

查詢

電話:

2566 9696 (節目 / 進念.二十面體/鄭國政先生)
2591 1717 (
報名 / 康文署)

 

網上即時報名
下載訂票表格

日期
27.11.2020(五)
地點
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
時間
3:00pm - 5:00pm
對象
中四至中六學生
票價
$55(學生、老師)
節目長度
2小時 (演出附設演後討論)
每場名額
500

語言

粵語、普通話

*進念推出「進念公益門票計畫」,可供學校申請全額豁免。
歡迎致電2566 9696聯絡進念.二十面體了解更多。

進念.二十面體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資助。
進念.二十面體為香港文化中心場地伙伴。